本网站使用cookie。继续浏览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有关cookies的更多细节以及如何管理它们,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条款》

2022-08-12

「喜报」君赛生物创始人金华君博士入选2022年度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

       日前,“2022年度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评审结果公布,经第一轮通讯评审、第二轮会议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君赛生物创始人金华君博士成功入选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

       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带头人,促进建设高水平科研梯队和创新团队,带动上海科技和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此次金华君博士入选的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项目,将以君赛生物为依托,探索符合GMP标准的基因修饰TIL细胞的标准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体系,为复发、难治性恶性实体瘤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金华君,博士,研究员。现任第七届上海市嘉定区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生物医药专委会执行主任,第二届上海市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成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生物治疗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工融合分会委员;Cancer letter, Oncogene, Cytotherapy, Human Gene Therapy, Journal of Cancer 等杂志特约审稿人。曾先后入选第二军医大学优秀青年学者,上海市嘉定区科技领军人才与“高层次创新创业与紧缺人才”,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获得者的人才培养计划。

       金华君博士拥有丰富的高校、医院、企业的跨界从业经历,具有资深的肿瘤生物治疗开发经验。熟练掌握细胞新药早期设计、工艺与检测技术开发、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新药注册申报等全流程。带领团队开发全球首个经临床验证、无需IL-2注射的天然TIL细胞新药品种(CXSL2200070),大幅提高TIL细胞疗法的安全性与可及性;开发国内首个非病毒载体CAR-T细胞新药品种(CXSL1900003),大幅降低成本;开发全球首个自表达抗体的CAR-T细胞治疗技术,提高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疗效。

       金华君博士先后主持承担“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科技支撑项目2项,张江专项发展资金重点项目1项等国家或省部级课题11项,获专项财政资金逾1000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 ImmunoTher Cancer、Cell Death Dis、Mol Oncol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1篇,参编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专著2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9项,其中已授权17项,申请国际PCT39项。

       金华君博士是细胞治疗行业的连续创业者。2019年7月,创立上海君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3轮专业生物医药基金的风险投资,投资额近2.5亿元;1个天然TIL细胞药物品种成功通过国家药监局的IND审批,并验证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作为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曾在30多场国际或国内行业或学术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对实体瘤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难点进行深度专业的剖析,为行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关于君赛生物       

       上海君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致力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创新疗法与新药开发,是国内TIL疗法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依托自主原创的DeepTILTM细胞扩增平台与NovaGMPTM基因修饰平台,开发全球领先的创新型天然TIL细胞疗法,以及基于非病毒载体的基因修饰TIL细胞疗法,涵盖多种类型实体瘤。核心技术已布局国际PCT与中国发明专利,获得多项上海市科委、发改委专项课题资助;已完成三轮融资,融资额近2.5亿元。

       公司现已搭建一支国际化、专业的细胞新药开发与临床团队,建成了一个高标准的TIL细胞研发、生产的实验空间,自主建立标准工艺规程与质量管理体系。天然TIL细胞药物GC101作为君赛的首款产品已于2022年4月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是全球首个无需清淋、无需IL-2注射的天然TIL细胞药物。目前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临床中心开展I期临床试验。在GC101的前期探索性临床研究中,2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疗效,3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疗效。2例CR患者已分别维持无瘤状态12个月与9个月,代表性结果发表在国际知名癌症免疫治疗杂志《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2022; 10:e003887)。全球首创、基于非病毒载体的基因修饰TIL细胞药物已进入探索性临床研究,并显示更加可喜的疗效。首例受试者回输后一个月,肝、肺等重要脏器的转移灶缩小80%;第二例受试者回输后一个月,腹膜主病灶缩小50%,两者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展现了良好的临床价值。